尋巾記:在香港肺炎中的一天

一場席捲全球的肺炎疫症,大大改變了生活的日常。
街上戴口罩的比率越來越高。
明明不是假期,街上沒有了學生,巴士上多了空位,餐廳裡少了顧客。
購買口罩的人龍、討論售處的手機、躲在家中的週日。
就算有無形的毒手不知何時伸至,出外變成了冒險。
然後,口罩、潔手液、紙巾、即食麵、罐頭,甚至衛生巾和避孕套,一些變得奇貨可居,一些令人害怕何時變得奇貨可居。
如果肺炎的傳播像《瘟疫公司》,那麼搶購物資就是《60 SECONDS》了。
以下,是2月6日的經歷。
一、
在中醫診所裡來回徘徊。
著急的原因是收到訊息,在某處將有口罩出售了。收到的時候正在巴士上,雖然立即下車再過去未嘗不可,不過畢竟是覆診日,感覺還是不要更改行程比較好。
中醫知道了原委後,立即以兩倍速完成了把脈(?),而職員們似乎也知道了,也優先處理自己的藥單。
雖說是每星期光顧,不過人間有情仍是令人感動。(順帶一提,在櫃檯多設了一袖透明膠幛)
結果還未起程,另一中醫已經告知,現場的人龍已超過派籌的數目。猜想當想趕過去也是來不及。
繼網購後賣方下落不明、購物網下單失敗後,又一次證明被口罩嫌棄了。
無論如何,仍是對診所仝人致以深深的感謝,免得白走一趟了。
二、
致電母親,得知樓下的紙巾被一掃而空。
於是決定在回家前去找找。
先去醫五臟廟,付帳時看見櫃檯的指示牌,請盡量使用八達通。
「可以用八達通嗎?」「當然可以!尤其是現在這種時期。」
把紙幣放回口袋,掏出了八達通。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。
三、
先到附近的百佳。
一如網上新聞的圖片,紙巾廁紙全滅,尿片倒是一堆。杯麵幾個,其他尚算正常。
再到兩間藥房,也是紙巾賣光,遑論口罩。
護舒寶(衛生巾)充足,抑下了致電回家的念頭,要買的勇氣值不足。
走到下一區的舊商場,最上層有一間惠康。
還有紙巾廁紙嗎?沒了,明天才有。
那麼剛才在街上看見拖着孩子的母親,推着的購物車上的幾條廁紙是哪買來的呢?
四、
再往下一區,途中先是一間惠康,完。
聽得兩個太太在談,一個說店員搬來了新米,五分鐘就搶光了。這是米商的營業陰謀。
到了下一區,眼前先是一間藥房。
到了門口,櫃檯上三條五盒,一條五盒。紙巾賣光。
門外的老店員苦笑,看來也不是缺了才來買,到底是為了什麼來搶光的呢?
回了一個苦笑附和,再往下一家。
五、
百佳。無貨應無客。
告示說有關物品,限購兩件。
但事實卻是一件也沒有。
這裡剛剛經歷了一場怎樣的戰爭,想起就感覺身處古戰場一樣。

六、
共一小時的徒勞往返。
眼中的疲累與貪婪,甚至把別店自用的廁紙收入眼簾。
人的求生本能,是那麼的純粹和現實。
罷了,往車站去。
七、
快到車站了,就這樣回家嗎?
紙巾什麼的,事實上每天也會補貨,第二天就有了。
那自己是為什麼到處找的呢?
網購口罩的失敗。
親購紙巾的失敗。
這樣下去,會成為在這次抗疫中毫無貢獻的成員。
心中立下誓言,不買紙巾誓不還。這是尊嚴的問題。
隔着來回的馬路,彼岸有幾間藥房。
一向值得信賴的第六感,說寶物就在那邊。
戴着口罩喘着氣,踏上最後的征途。
八、
過了馬路,是第一間藥房,沒有。
第二間藥房,第六感沒有訊號。
迎面而來的人,手中的是紙巾。難道?
第三間,腳快不行了。
只見兩條紙巾,從店外拋進店裡。
立即走到店外的一邊,只見店員正在開箱。
店員勤快地開箱取出魚餌,免得被圍成一圈的食人魚當成魚餌吃掉。
廁紙、包裝紙巾、包裝紙巾、盒裝紙巾。
先搶了一條廁紙,等待包裝紙巾過去,目標的盒裝紙巾。
第五條,終於到了自己的手。
走進店裡,手腳不靈光的取出錢包。游出紅衫魚,回來是藍鰭。
一向量入為出,斤斤計較的自己,久違的不看價錢便去買,爽快。
九、
走了幾步,盒裝紙巾忽然仆倒在地。
手挽的位置斷了。
確保沒有人來搶後(之前發生了搶劫口罩的新聞),左手拖着廁紙,右手抱着紙巾,一如兩子雄郎,體驗父愛偉大。
進了列車,次子坐於長子上,舒一口氣。
回到樓下商場,看見日本城有人找不到紙巾,竟感到一種無聊卻又美味的優越。
買紙巾得到的辛勞和偉大,竟是如此之大,好像某機械貓的某種帶誇張作品的法寶。
十、
其實真的不買也沒所謂。
就在乘列車回家時,原來母親也搶得紙巾白米而歸。
第二天下班車,在樓下商場要買紙巾,相當容易。
肉體上是白走一趟,但精神上尤如微服出巡,體驗民間疾苦。
這是庶民專享的,高高在上的為政者,絕對不會明白。
紙巾足夠了,口罩是現時的最大課題。
不過沒問題的。
人只要能活下去,一定能夠解決問題。
為庶民乾杯。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