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評:《HINDI MEDIUM》
這是印度2017年的電影,日前於香港上畫;雖然內容是有關印度教育及求學的現況,但相信香港的家長看了也會有共鳴,那個通宵在校外排隊的景象,在香港不也每年也一定會出現嗎?


服飾業出身的Raj和顧客的女兒Meeta走到一起,數年後兩人雖有可愛的女兒和不俗的家境,可是Meeta仍不滿足,她最大的心願是讓女兒進入私立學校,以確保會有美好的將來;為此一家不惜工本意圖打進上流社會、接受培訓,之後為了貧窮家庭學額又扮作貧窮人家,並認識待人親切的Kori等人。在學位似乎越來越近的同時,Raj卻為自己的欺騙行為越感不安,到底最後他們會為女兒選擇怎樣的學校?

故事著重於後半假扮貧窮的部份,而電影裡貧富兩者有著極大的對比:貧者守望相助、真誠待人,Kori為了Raj一家竟冒險當撞車黨騙錢,在知道被騙憤而向校方告發時,最後還是無法狠下心來;相反富者則看不起他人,看了最後Raj的一番演說並沒有像一般電影般換得全場掌聲,相反只有Meeta一人站起來拍掌,可說是既內心又令人唏噓的描寫。

全戲雖然也有攪笑的部份,但電影整體來說是頗為沉重現實的,如實反映出印度的教育現況及貧富懸殊的境況:就如Kori所說,窮人是沒有名字的,他們只有樂觀面對生活,和寄望下一代能夠幸福,雖然成功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。至於最後的劇情有點出人意表(Raj自揭欺騙卻換來意外的回應),不過結局是可以料到的。

想想香港現時的教育環境,其實也沒多少分別:為了入讀名校,家長要到處打探消息,參加面試班;一些收費高昂的國際學校甚至要求家長認購股份以增加獲選的機會(更荒謬的是,不獲選也不會退款);相反也有不以求分數為求學目標的學校。種種現象,全都是把諸多夢想放在子女肩上,即使每年都有若干宗學生自殺的新聞,有關的問題似乎永不會得到正視,畢竟就如電影的中文譯名「起跑線」一樣,誰也想把子女的起跑線推前一點——雖然為的不知是子女的幸福,抑或自己的幸福。

故事著重於後半假扮貧窮的部份,而電影裡貧富兩者有著極大的對比:貧者守望相助、真誠待人,Kori為了Raj一家竟冒險當撞車黨騙錢,在知道被騙憤而向校方告發時,最後還是無法狠下心來;相反富者則看不起他人,看了最後Raj的一番演說並沒有像一般電影般換得全場掌聲,相反只有Meeta一人站起來拍掌,可說是既內心又令人唏噓的描寫。

全戲雖然也有攪笑的部份,但電影整體來說是頗為沉重現實的,如實反映出印度的教育現況及貧富懸殊的境況:就如Kori所說,窮人是沒有名字的,他們只有樂觀面對生活,和寄望下一代能夠幸福,雖然成功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。至於最後的劇情有點出人意表(Raj自揭欺騙卻換來意外的回應),不過結局是可以料到的。

想想香港現時的教育環境,其實也沒多少分別:為了入讀名校,家長要到處打探消息,參加面試班;一些收費高昂的國際學校甚至要求家長認購股份以增加獲選的機會(更荒謬的是,不獲選也不會退款);相反也有不以求分數為求學目標的學校。種種現象,全都是把諸多夢想放在子女肩上,即使每年都有若干宗學生自殺的新聞,有關的問題似乎永不會得到正視,畢竟就如電影的中文譯名「起跑線」一樣,誰也想把子女的起跑線推前一點——雖然為的不知是子女的幸福,抑或自己的幸福。